2月11日,港股市場震蕩回調,截至收盤,恒生指數跌1.06%,恒生科技指數跌2.73%。但蛇年開市以來,受益于人工智能行情的火熱,港股持續上攻,截至2月10日,恒生指數6個交易日累計上漲6.41%,恒生科技指數的漲幅更是接近12%。
基于對港股基本面的看好,基金公司已提前布局。今年基金公司上報的產品中,港股主題基金不在少數,布局的板塊包括汽車產業、高股息、央企紅利、創新藥等。從基金經理近期的表態來看,因人工智能(AI)行業快速發展,該領域已成為基金重點配置方向。此外,消費、高股息、國企改革等也成為基金經理的重點關注方向。
港股持續回暖
蛇年開市以來,港股出現一波反彈行情。Wind數據顯示,2月3日-2月10日,恒生指數漲幅達6.41%。截至2月10日,2025開年以來恒生指數漲幅逾7%,中芯國際漲超40%,比亞迪股份、阿里巴巴、小米集團漲超20%。
受人工智能及相關應用利好消息提振,港股科技板塊更是表現亮眼,恒生科技指數2月3日-2月10日漲幅達11.92%。截至2月10日,2025開年以來恒生科技指數漲幅逾18%。
在港股大市回暖的帶動下,一些港股基金或滬港深基金凈值持續回升。根據Wind統計,截至2月10日,2025開年以來,鵬華滬港深新興成長A等基金的收益率超過20%;中郵滬港深精選C、嘉實港股互聯網產業核心資產C等收益率也接近20%。
ETF方面,截至2月10日,2025開年以來漲幅排名前十的ETF中,多數是投資于港股的跨境品種。其中,天弘中證滬港深云計算產業ETF、銀華恒生港股通中國科技ETF漲幅分別為20.50%、20.45%;另外,興銀中證港股通科技ETF、摩根恒生科技ETF、國泰中證港股通科技ETF等漲幅超過19%。
資金也頗為青睞港股相關ETF。值得一提的是,銀華基金旗下港股科技30ETF、廣發基金旗下港股汽車ETF等跨境品種還曾在春節假期后出現漲停。
基金公司積極布局
事實上,基金公司基于對港股基本面的看好,早已提前布局。以基金認購起始日計算,2025年以來開始發行的基金中,就有廣發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聯接A、國泰君安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指數A、鵬華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數A、華寶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A、南方中證港股通汽車產業主題指數A等多只港股主題基金。
從2025年基金公司上報的產品來看,港股主題基金也不在少數,布局的板塊包括汽車產業、高股息、央企紅利、創新藥等。
“今年公司跨境產品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港股,包括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和其他一些港股通策略基金。”一位基金公司產品負責人表示。
在不少基金公司看來,經過連續幾年的回調,港股投資的性價比凸顯。廣發滬港深新起點的基金經理李耀柱分析,從宏觀基本面來看,港股受益于全球市場的降息周期。通過歷史數據可以看到,當全球進入降息周期時,港股市場整體表現往往強于美股市場。這是因為美聯儲處于降息周期時,中國香港通常會同步降息,市場受到寬松貨幣政策的支撐,向上彈性更大。
具體到港股本身,一方面香港市場的估值比較便宜,另一方面也受益于產業趨勢向好。以高分紅策略來看,港股市場上有不少提供穩定回報的公司,通過“分紅+回購”,為投資者帶來了較為穩定的回報,適合作為中長期配置。從成長投資來看,具備自身產業趨勢和政策支持方向的科技板塊,如人工智能(AI)、智能駕駛、互聯網等科技成長產業鏈標的,同樣值得中長期關注。
博時基金表示,國內貨幣政策料持續寬松,財政、地產、化債等穩增長政策持續出臺有助于經濟預期和風險偏好的企穩;美債收益率階段性回落有利于減輕港股分母端壓力。
關注受益于AI的方向
充滿機會的港股市場,接下來該如何投資?李耀柱給出了答案:“我們會重點關注當前受益于AI的方向,包括互聯網、芯片制造、手機、汽車制造商。”
李耀柱表示,未來人工智能模型對于文本和數據的處理,成本會更低,導致推理效率進一步提升,擁有龐大用戶和專業數據的互聯網公司會從中受益。不僅如此,端側公司如智能汽車和手機制造商,它們本身也有巨量的用戶和數據,更低成本的推理模型可以讓它們的系統能力大幅提升效率,有望成為智能體終端。
“香港市場的消費公司,邊際需求改善疊加自身行業出清,相關行業也會有較好的投資機遇。”李耀柱介紹,新消費以及以舊換新政策下,家電、汽車等板塊值得關注。此外,他也在關注電動車、消費電子、出海等結構性機會。
民生加銀量化投資部總監何江表示,2025年預期政策端將為經濟基本面向好提供堅實支撐,有望帶動港股上市公司業績回升,港股市場的紅利品種有望隨之受益。
招商基金觀點顯示,港股的配置方向上,可重點關注三大方向,一是科技創新領域的人工智能、智能駕駛、半導體及電子設備;二是高股息策略,包括傳統藍籌股和電信運營商;三是國企改革,隨著國企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經營效率和競爭力提升,港股市場中的國企藍籌股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