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間,A股整體小幅調整,白馬藍籌股表現抗跌,上證50指數放量上攻,再創階段性新高,科技成長股略有調整,北證50、科創50均跌逾1%。近3800只個股下跌,成交呈溫和放大的趨勢。
盤面上,影視院線、農林牧漁、醫療美容、電信服務等板塊漲幅居前,人形機器人、AI眼鏡、消費電子、工業母機等板塊跌幅居前。
港股市場則繼續高開高走,恒生指數漲逾1%,再創4個多月來新高,科技股依舊領漲,恒生科技指數一度大漲逾2%。巨騰國際、理士國際、順泰控股均大幅高開走強。
農業股全線走強
農業股早間集體走強,養殖業、豬肉、種業、水產品等細分板塊均放量逆勢走強。正虹科技高開后秒速漲停,神農集團、巨星農牧、東方集團等亦強勢封板。
據農業農村部消息,2025年,我國將全力以赴抓好糧油生產,各地將在用足用好補貼、保險等已有政策基礎上,落實糧油種植專項貸款貼息以及主產區獎補激勵、產銷區橫向利益補償等新增政策,調動各類主體種糧積極性。
受益于各級政府的重點關注和扶持,農業類上市公司業績明顯好轉。根據Wind數據統計,多家農林牧漁領域上市公司預計2024年盈利同比增加超100%,逾10家公司預計扭虧為盈。
其中,溫氏股份公告,2024年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凈利潤90億—95億元,實現扭虧為盈。牧原股份也披露其2024年度預計實現凈利潤180億—190億元,同比扭虧為盈。益客食品、道道全等預計凈利潤最高增幅均超100%。
國金證券指出,在加強國內糧食安全的背景下,轉基因種子商業化落地持續推進,轉基因種子較傳統種子或能銷售出較高溢價,從而帶動龍頭種子企業量利齊升,建議關注具有先發優勢和核心育種優勢的龍頭種企。
固態電池量產在即
固態電池概念早間逆勢放量走高,板塊指數一度漲近2%,創年內新高。瑞泰新材、領湃科技均高開后直線20%漲停,力王股份、貝特瑞、靈鴿科技等亦強勢漲停或漲超10%。
消息面上,現代汽車宣布,將于2025年3月正式向公眾展示其全固態電動汽車電池試點生產線,并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投入超過90億美元用于電動汽車電池技術的研發。
固態電池是全球公認的下一代電池,被列入中國、美國、歐盟、日韓等主要國家的發展戰略。全球企業都在積極布局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成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競爭的關鍵制高點。
2025年開年以來,A股多家上市公司也紛紛披露自身在固態電池的研發及生產情況。冠盛股份日前在機構調研中表示,目前半固態電池的新量產線正在建設中,預計2026年下半年投產。今日,冠盛股份一度創出歷史新高,今年以來累計大漲18.34%。
中國寶安、孚能科技、寧德時代等也均于近日或在公告中或在互動平臺上發布了固態電池領域的最新消息。
車企也紛紛公布固態電池裝車時間。廣汽集團宣布,全固態電池產品將于2026年正式裝車。奇瑞汽車也透露,固態電池計劃在2026年投入定向運營。比亞迪則計劃從2027年起,針對中高端電動汽車領域小批量生產硫化物全固態電池。
EVTank預計,固態電池將在2025年開始放量,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的出貨量將有望達到614.1GWh,在整體鋰電池中的滲透率預計在10%左右,其市場規模將超過25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30%以上。
中信建投指出,固態電池若能發揮并強化安全性的部分優勢,力爭占據能量密度優勢,將倍率、循環壽命和工藝性進一步優化,則可鞏固其優勢場景下的核心潛在客戶。如果性能和成本進展顯著,那么其市場空間會擴大,并成為鋰電池的關鍵技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