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金價一路狂飆。就在2月11日,現貨黃金盤中最高觸及2942.18美元/盎司,倫敦金現站上2940美元關口,盤中最高達2942.71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最高漲至 2968.5美元/盎司,直逼3000美元/盎司。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近期金價上漲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避險情緒驅動。特朗普關稅政策加劇市場不確定性,對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加征關稅,還威脅對歐盟征稅,雖有關稅推遲情況,但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導致全球經濟走向不明,推升黃金避險屬性。同時,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 的突破沖擊美股科技公司高估值,英偉達等股價暴跌,美股波動加劇,強化了黃金避險功能。
二是實際美債收益率走低。美聯儲1月FOMC會議維持利率不變,鮑威爾表態偏鴿派,且美國2024年四季度GDP增長低于預期,疊加DeepSeek影響,1月27日以來美債實際收益率大幅走低,反向推動金價上漲,且同期美元指數未明顯走弱,避險需求增加。
三是“去美元化”因素。特朗普政策及潛在影響或致美元信用受損,多種因素成為“去美元化”誘因。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央行購金熱情升溫,中國央行也在增持,或佐證“去美元化”。輿論對美元信用“崩塌”的關注放大了金價上漲勢能。不過,從 SWIFT數據看,美元在國際支付市場份額未降,國際貿易融資市場份額有下降但仍超80%。
由于金價處于高位,部分消費者以黃金變現的需求也在增加。為此,多家國有大行順勢推廣黃金回購業務。
近日,農業銀行發布的黃金回購攻略顯示,該行在全國開通了近3000個黃金回購網點,回購范圍包括該行銷售并配有回購證書的黃金產品,客戶可選擇就近有資質的網點辦理黃金回購業務。
工商銀行還升級了黃金回購服務,推出了“非工行品牌金條工行收”的回購服務,除回購自家銷售的黃金產品外,該行還支持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在內的14家銀行,以及中國黃金、山東招金2家黃金企業的Au99.99品牌金條回購。不過,回購本行或非本行黃金產品的價格也有所差異,工商銀行品牌金回購價差為4元/克,非工行品牌金條和其他黃金產品回購價差為10元/克。
所謂黃金回購,簡言之是指銀行針對客戶的實物黃金“變現”需求,代理第三方實物黃金產品收購企業收購客戶所有的,納入銀行回購范圍的實物黃金產品的經營行為。不過,上述兩家大行均提醒,黃金回購價格存在波動風險,建議投資者投資前要充分考慮,理性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銀行在推廣黃金回購服務的同時還調高了積存金起投門檻。
2月7日,中國銀行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將調高積存金起投點。具體來看,按金額購買積存金產品或創建積存定投計劃時,最小購買金額由650元調整為700元,追加購買金額維持200元整數倍不變。已在執行中的定投計劃不受影響。按克重購買積存金產品或創建積存定投計劃時,最小購買克重維持為1克不變,追加克重維持為1克整數倍不變。
同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根據近期黃金市場變動情況,擬于2月12日起調整黃金賬戶業務相關的利率,其中黃金賬戶活期年化利率調整為0.01%、三個月期產品年化利率調整為0.1%、六個月期產品年化利率調整為0.1%、九個月期產品年化利率調整為0.2%、一年期產品年化利率調整為0.3%。而在本次調整之前,招商銀行的黃金活期年化利率可達到0.1%,3個月—1年期的黃金定期年化利率則能達到0.3%—0.6%。
積存金是銀行推出的一種黃金投資產品。其基本原理是投資者按照銀行設定的規則,定期或不定期地購買黃金份額,類似于零存整取,但存的是黃金。本報記者查詢招行App發現,黃金活期是“存在銀行可靈活買賣的黃金”,而黃金定期是“存在銀行可以生金的黃金”。也就是說,招行的黃金定期與大行積存金相比,最大的區別是可以生息。
以黃金定期為例,實時買入價為681.21元,實時賣出價為678.81元,近一年漲幅為41.08%。用戶可以以現金購買或活期份額轉讓,現金起投點為2500元,活期轉入規則是10克起轉,1克遞增,支持隨時轉入。
對于黃金的后市發展,溫彬判斷稱“2025年黃金價格仍將延續上漲行情,大概率突破3000美元/盎司關口,甚至不排除出現與去年相仿的漲幅。全年波動區間或在2600-3200美元/盎司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