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互認基金2024年成績單出爐!香港基金內地銷售創歷史新高
中國基金報記者 陸慧婧 方麗
2024年,互認基金交出一份出色的成績單。
外管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香港基金內地發行銷售資金累計凈匯出金額達到426.65億元,創歷史新高;2024年,香港基金內地發行銷售資金凈匯出金額超過252億元,比2023年增長3.28倍,這一數據也創出互認基金開通以來的年度新高。
不過,互認基金“北熱南冷”的局面依舊存在。截至2024年年末,內地基金香港發行銷售累計凈匯出金額為8.74億元,2024年贖回金額超1.48億元,互認基金“南下”銷售再次出現凈贖回。
香港基金內地銷售創出歷史新高
伴隨跨境投資需求持續升溫,互認基金駛入發展快車道。
外管局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香港互認基金在內地銷售持續回暖,截至2024年年末,香港基金內地發行銷售資金累計凈匯出金額達到426.65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從月度數據來看,香港互認基金內地銷售曾三次刷新紀錄:2024年3月,香港基金內地發行銷售資金單月凈匯出金額達到41.61億元,創單月凈匯出金額新高;9月,單月凈匯出金額增長至48.49億元;隔了兩個月,單月凈匯出金額繼續走高,達到49.71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盡管12月數據回落至11.29億元,但2024年全年凈匯出金額累計達到252.29億元,相比2023年增長了3.28倍,這一數據也創出互認基金開通以來的年度新高。
相比之下,內地基金在香港發行銷售情況稍顯遜色,截至2024年年末,累計凈匯出金額為8.74億元,2024年全年凈贖回1.48億元,為2020年以來年度最高贖回額,也是時隔一年,內地基金香港發行再次出現凈贖回。
受A股大幅反彈刺激,內地基金香港發行銷售資金在10月份凈匯出2882.91億元,創出2023年4月以來單月新高,不過,其余11個月,內地基金香港發行銷售資金均出現凈贖回,6月份凈贖回金額接近3800億元。
全球配置需求旺盛
推動互認基金發展
互認基金“北熱南冷”的背后,顯示出投資者全球配置需求的不斷增長。
為更好發揮基金互認機制的積極作用,2024年12月,中國證監會發布《香港互認基金管理規定》。2025年1月1日,新規落地,互認基金掀起銷售熱潮,多只基金“一日售罄”。
記者從渠道了解到,互認基金新規正式落地之后,不少產品重啟銷售,易方達香港、華夏香港、南方東英、摩根資產等機構旗下互認基金引發資金追捧,紛紛宣布提前結束募集,部分產品“一日售罄”,不少產品開啟比例配售。
根據新規,香港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上限由50%提高至80%。市場熱烈追捧下,互認基金規模達到上限,選擇閉門謝客。實際上,2024年,以海外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債券型互認基金就頻頻因銷售火爆而“閉門謝客”,這也是2024年香港基金內地銷售創出歷史新高的主要原因。
“近期客戶對互認基金的熱情很高,我們接到很多路演邀請,基金經理工作幾乎處于飽和狀態,我們未來會考慮繼續引進新的產品。”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互認基金擁有兩大優勢:一是基金限額取決于內地部分在基金總規模中的占比,外匯額度相對寬松;二是份額設置豐富,能夠滿足投資者的多元化需求,還有匯率對沖或不對沖等多種方式可供選擇。”一位業內人士介紹。
新規打開互認基金新空間
互認基金自2015年開閘以來,受到政策大力支持,在新規促進之下,互認基金發展前景廣闊。
富達基金表示,新規將進一步推動兩地基金市場互聯互通,豐富產品供給,提升市場活力,尤其是激發跨境投資市場活力,為內地投資者帶來更加多元化的投資選擇,同時也為資管機構提供更廣闊的業務發展空間。
大成國際董事總經理閻俐先預計,互認基金新規實施后,會有大量海外不同策略的基金申請互認資格,為境內投資人提供更加豐富的海外投資策略和工具。面對較為復雜的境外產品,如何理解真實投資范圍,如何做好本地投資者服務及教育,對基金管理人而言亦為挑戰。“希望中資管理人或代理人能在了解境內投資人投資偏好的同時,做好境外管理人的銜接和溝通工作”。
還有機構人士表示,隨著新規的發布,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對于內地投資者來說,互認安排的進一步優化豐富了互認基金的產品供給,為全球化的資產配置提供了更多元的產品類型、策略和投資區域上的選擇;同時新規鼓勵更多的國際資管機構在香港設立和注冊,提高其作為國際資管中心的市場吸引力和競爭力。
“互認安排的優化將繼續提升代銷機構的參與積極性、釋放市場潛力,為財富管理市場注入新動力,并為跨境理財市場拓展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上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