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雨康
2月5日是蛇年首個工作日,上海“新春第一會”如期召開,并發布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上海市聚焦提升企業感受 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在深化世界銀行對標改革、優化為企整體服務、優化涉企監管檢查等五個方面安排共58條任務舉措,旨在率先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2018年以來,上海每年都在年初召開全市營商環境大會,此前已發布7版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共實施1101項任務舉措。當天發布的《行動方案》,聚焦融資、政策服務、監管檢查、公平競爭、訴求處理、網絡輿論環境、涉企案件辦理等企業反映突出的問題,推出一批具體化、突破性任務事項。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城鄉統籌與共同富裕專委會特約研究員李萌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召開“新春第一會”并發布優化營商環境8.0版方案,是深刻把握和運用五個“必須統籌”、堅持用科學方法謀劃和推進城市經濟工作的重要舉措,體現了更好統籌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積極態度與工作誠意,為各類市場主體來滬、在滬發展提供了更為豐富、更加適用和實用的政策舉措,對于提振企業發展信心、集聚優質產業資源和提升城市綜合服務能級都具有重大意義。
深化世界銀行對標改革,在市場準入上,《行動方案》明確,針對企業登記重復填報資料等問題,推進“上海企業登記在線”數智化升級,強化申請表單智能預填、申請材料智能生成、申請條件智能預檢等功能。推廣應用企業住所標準化登記信息庫,推進企業名稱智能申報、跨區經營場所備案和企業分支機構登記集中辦理等改革舉措。豐富電子營業執照和“經營主體身份碼”(“企業碼”)應用場景。
促進市場競爭方面,《行動方案》明確,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嚴格執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完善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全過程監管,明確資格預審項目準入范圍,在政府采購工程中預留份額專門面向中小企業招標。保障民營建筑企業公平參與競爭,將企業外省市工程業績和處罰信息納入建筑業企業信用評價。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促進“一站式”知識產權集成服務平臺優化升級。
在要素保障服務上,《行動方案》要求,推動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不斷擴大覆蓋面,常態化開展“商會批次貸”等銀企對接活動,全面落實中小微企業無縫續貸、無還本續貸政策。推廣涉訴企業信息澄清機制及司法信用數據共享共治機制,降低企業因涉訴被停貸、抽貸的風險。建設融資服務中心,優化金融惠企“政策包”和“服務包”,吸引各類金融服務機構入駐融資服務中心,全面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行動方案》還提出了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一系列舉措。例如,規范牟利性職業舉報。制訂管理辦法,強化部門協同,建立“黑名單”制度,有效遏制惡意濫用舉報權利的職業索賠行為。嚴格規范涉企案件辦理。指導國有企業加大債務清償化解力度。
近年來,上海對標國際一流水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成果顯著。在世界銀行的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中國從2018年的第78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31位,上海是評估權重占55%的中國樣本城市;2023年,上海成為代表中國參與世界銀行評估的唯一樣本城市。根據北大—武大聯合團隊發布的《中國省份營商環境研究報告2023》,上海營商環境全國排名第一,是中國營商環境建設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