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晚間,協鑫集成(002506)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約為5500萬元至8000萬元,同比下滑49.28%—65.1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000萬元至5000萬元,同比下滑27.52%至85.50%。
談及業績變動原因,協鑫集成闡述,報告期內,光伏行業供需失衡、產品價格深度調整,公司堅持“績效與科技雙舉、降本與增盈雙抓”戰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了尤為不易的成績。
具體來看,公司組件業務深耕國內市場,調整接單策略,全年實現國內央國企大型招投標項目中標規模位居行業第一梯隊,電池產能及組件產能開工率居行業前列,組件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市場占有率及行業出貨量排名顯著提升;同時,系統集成業務持續突破,EPC項目并網及檢測等配套服務規模同比大幅增長,營業收入及利潤貢獻占比持續提升。
“雖然公司出貨量大幅增長,但受光伏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下跌及參股公司投資損失影響,公司凈利潤同比有所下降。公司通過強鏈補鏈,優化資源配置,顯著提升經營效益,自產電池及組件非硅成本、存貨周轉天數及現金周轉效率行業領先,運營能力持續提升?!眳f鑫集成在公告中解釋說。
從板塊情況來看,據證券時報記者觀察,近期A股30家光伏企業接連發布了2024業績預告,其中13家首虧、7家續虧、6家預減、2家預增。在這些業績預告中,有光伏龍頭企業稱出現巨虧的原因與技術迭代導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增加有關。業內人士對此分析認為,因為技術路線的轉換,這種計提帶來的影響或許仍將在2025年有所體現。
另一方面,技術迭代也帶來了機遇。近年來,光伏行業技術路線快速從P型轉向N型。面對技術變革浪潮,一些頭部企業已率先完成了新產能的布局,從而形成了自身的競爭優勢。以協鑫集成為例,截至目前,公司已形成30GW的高效大尺寸組件產能及14GW TOPCon電池產能。2023年協鑫集成大尺寸組件及電池片先進產能得以釋放,全年出貨量重回行業前十。
據介紹,2024年以來,協鑫集成國內中標規模及組件開工率均位于行業前列,組件出貨量及營收同比大幅增長。2024年協鑫集成在國內央國企項目招標中的中標量排名行業前4,相繼中標/入圍華潤、中核、大唐等組件集采項目。并且,在光伏行業周期性震蕩的背景下,2024年協鑫集成電池、組件環節產能幾乎保持著滿產滿銷狀態,據第三方統計,協鑫集成2024年組件出貨量闖入行業前八。
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光伏行業的主流技術路線迭代從未停歇。2023年—2024年,TOPCon成為光伏的主流技術路線。但HJT、BC、鈣鈦礦電池相對TOPCon具有更高的理論轉換效率,也不排除未來有突破逆襲的可能。如果HJT、BC及鈣鈦礦電池成本、效率、良率進一步優化,可能會導致TOPCon的競爭力下降。
如何作出正確選擇、降低風險是頭部企業無法回避的問題。協鑫集成總裁蔣衛朋曾經表示,N型技術是產業升級的未來趨勢。就N型技術的幾個細分方向而言,他認為,TOPCon技術產業化和商業價值更好一些。在現有的TOPCon基礎上再深挖,轉換效率仍有提升空間;并且TOPCon可以和BC、鈣鈦礦、異質結等技術結合起來,效果可以達到1+1>2。
據了解,在BC電池技術方面,協鑫集成已申請多項相關專利。公司開發的GPC電池使用新型鈍化接觸方案和金屬化方案,具有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2024年12月26日,協鑫集成發布了基于BC技術的GPC2.0高效組件,將2382*1134mm組件的功率提高到660W,搭配蓮花防積灰技術,為分布式市場帶來更優場景解決方案。
展望今年市場趨勢,協鑫集成認為,2025年隨著光伏行業的深度調整,落后產能加速出清,光伏產業鏈價格已逐步出現企穩上調信號,預計光伏裝機量仍將保持穩健增長,產業鏈供需將逐步實現平衡。公司將繼續加強精細化管理、深挖降本增效、優化產能結構,全力實現定增募集資金到位,進一步改善財務結構,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及行業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