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2月13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將實施“對等關稅”。
特朗普表示,將于當天下午1時(北京時間14日凌晨2時)舉行關于對等關稅的新聞發布會。
分析認為,歐盟、印度、越南等多個與國家和地區將受到較大影響。
“對等關稅”終于落地
所謂“對等關稅”(reciprocaltariffs)是指對美國進口商品征收與貿易伙伴對美國出口商品征收的稅率相同的關稅,即任何一個國家對美國開征多少關稅,美國同樣會對等開征對方多少關稅。
特朗普在上周日(9日)就曾表示,他計劃對每個向美國征收關稅的國家實施對等關稅。“是時候宣布對等了。”特朗普說,“以后你會經常聽到這個詞,對等。如果他們向我們收費,我們就向他們收費。”
特朗普對美國長期處于巨額貿易逆差表示不滿,認為是貿易對象從美國攫取了巨大利潤。
在特朗普的團隊中,貿易和制造業高級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Navarro)是對等關稅理念的主要倡導者。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時任眾議員肖恩·達菲(SeanDuffy)(威斯康星州共和黨人,現任特朗普的交通部長)提出了對等關稅法案,納瓦羅主張立法者簽署該法案。
盡管上個月眾議院提交了一項類似的法案,但特朗普似乎等不及讓該法案“過會”了。特朗普現在打算直接簽署行政令推進該計劃實施。
此前,納瓦羅曾對媒體表示,美國商務部長、財政部長和美國貿易代表將評估美國貿易伙伴的關稅和非貿易壁壘情況。“我們將審視所有貿易伙伴,從貿易逆差最大的貿易伙伴開始,看看他們是否在欺騙美國人民,如果是,我們將采取措施糾正錯誤。”
而特朗普盟友、密蘇里州共和黨參議員埃里克·施密特表示,他最近與總統就關稅行動進行了交談,認為對等關稅將會成為一種“談判工具”,也可用于增加收入,幫助抵消特朗普減稅措施帶來的成本增加。“我認為,各國應該可以動起來了。”施密特說。
哪些國家及地區將受影響?
華泰證券分析師易峘和常慧麗撰寫的研報認為,從與美國關稅稅率對比的角度分析,2024年美國前15大貿易伙伴實施的最惠國關稅稅率(2022年)大都高于美國。
該研報顯示,2022年印度、韓國、巴西、越南、墨西哥、加拿大、英國、中國大陸、歐盟(為單一關稅同盟,各成員國進口關稅統一)的最惠國貿易加權關稅稅率均高于美國,其中印度、韓國、巴西、越南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超過5%,明顯高于美國的2.2%。同時,中國臺灣地區和日本的最惠國簡單平均關稅稅率高于美國,其中中國臺灣地區為6.5%,高于美國的3.3%。此外,雖然歐盟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并未大幅高于美國,但特朗普曾多次提及歐盟對美國汽車征收的10%關稅水平,明顯高于美國對歐盟汽車征收的2.5%關稅。
而從對美絕對和相對貿易順差額的角度分析。2024年對美絕對順差額排名中,中國大陸、歐盟、墨西哥、越南、中國臺灣這些國家/地區位居前五,合計占約四分之三。相對順差層面,越南、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瑞士、印度、韓國等地對美順差的相對規模較大。
報告認為,綜合稅率對等和貿易差額兩方面來看,預計歐盟、印度、巴西、越南、中國臺灣地區、韓國等或存在一定可能性被特朗普“點名”、成為美國加征“對等關稅”的對象——但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經驗表明,關稅落地可能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