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大放異彩,刷新多項影史紀錄,并向百億元票房“沖刺”。
北京電影學院國家智庫常務副秘書長劉正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哪吒2》在商業上的成功,最主要的是提振了市場的信心,也為我國動畫電影創作的方向提供了參考。
這部現象級電影不僅在影視界掀起波瀾,還引發了投資者對相關上市公司及文化娛樂主題基金領域的廣泛關注。
作為影片的出品方與發行方,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線傳媒”)無疑是這場票房盛宴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根據光線傳媒公告,《哪吒2》自1月29日上映,截至2月4日24時,累計票房收入約為48.40億元,公司來源于該影片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9.50億元至10.10億元。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春節后2月5日開市以來,光線傳媒股價六連漲,其中有5個交易日漲幅不低于18%。截至2月12日,光線傳媒收報每股24.12元。
光線傳媒的股價表現也直接惠及持有其股票的基金。根據2024年基金四季報數據梳理,共有20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的35只基金持有光線傳媒股票。盡管季報持倉數據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但借此可以看到的是,2月5日至2月12日,上述25只基金普遍實現浮盈。
文化娛樂主題基金也搭上《哪吒2》火爆上映的順風車。Wind資訊數據顯示,2月5日至2月12日,39只文化傳媒行業主題基金悉數實現浮盈。
對于文化傳媒板塊整體優異的表現,業內人士認為,除了熱門電影的帶動外,還受到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市場需求釋放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代景霞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首先,政府對文化傳媒行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文化傳媒行業的內容生產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使得內容創作更加高效、多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文化傳媒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的特點。越來越多制作精良、內容豐富的優質影片推出,滿足了不同觀眾的興趣和需求。同時,互聯網廣告、網絡游戲、短視頻等業態的興起,進一步豐富了傳媒行業的傳播渠道和方式,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
基于此次春節檔熱門電影帶動基金上漲的情況,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理財師姚旭升表示,投資者應關注以下指標和因素來捕捉文化傳媒行業的潛在機會:第一,關注文化傳媒公司的歷史業績、盈利能力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能夠持續產出高質量作品的公司更具投資價值。第二,政策面對文化產業的支持和監管,會對文化傳媒行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投資者應及時關注相關政策。第三,文化傳媒行業的估值水平與市場表現高度相關,投資者應關注市盈率和市凈率等估值指標。第四,影視制作中AI技術的應用有望提升作品的制作效率和質量,投資者應關注相關公司在AI技術上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