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全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小幅震蕩,臨近收盤突然發力上攻,創業板指、科創50、北證50均漲超1%,深證成指、中證500、中證1000等指數均創出年內新高,成交小幅放大至1.71萬億元。
盤面上,影視院線、房地產、DeepSeek概念、數據中心等板塊漲幅居前,黃金、煤炭、家用電器、水泥等板塊跌幅居前。
Wind實時監測數據顯示,計算機行業獲得逾211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電子獲得逾153億元凈流入,電力設備、機械設備均獲得超70億元凈流入,傳媒則連續9日獲得凈流入,輕工制造連續8日獲得凈流入。有色金屬主力資金凈流出逾13億元,煤炭、石油石化、鋼鐵等也小幅凈流出。
展望后市,海通國際稱,歷史上春季行情年年有,且牛市中行情漲幅更大。回顧2005年至今歷次春季行情,可以發現領漲行業并無普適性特征。春季行情中漲幅居前行業往往有政策、基本面或產業層面的積極催化。2025年A股春季行情或正展開,重視AI浪潮下產業趨勢向上的科技板塊,數字基建、信創、半導體等或受到財政的重點支持,相關領域將受益。
東吳證券指出,A股交易將會圍繞美聯儲降息節奏、特朗普交易、國內宏觀政策空間三大邏輯開展。短期風格變化還受季節性效應、資金面、市場中短期風格輪動等因素影響。整體而言,經濟強復蘇,則基本面品種占優;經濟弱復蘇,則流動性寬松+主題敘事主導,應優先從供給側看產業投資機會。
市場熱點方面,房地產股尾盤集體發力上攻,板塊指數僅20分鐘左右,就由跌轉漲2.92%,成交71.4億元,占全天成交的三分之一。龍頭萬科A,僅用時約13分鐘就由跌轉為直線拉漲停,最后20分鐘成交占全日成交60%以上,臥龍地產、特發服務、中交地產、光大嘉寶等尾盤也出現暴力拉升的走勢。
同一時段,港股房地產板塊也快速拉升,諾科達科技盤中一度暴漲525%,融信中國、融創中國、萬科企業等均大漲20%左右。
春節后,多地加大房地產支持力度,2月11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住房領域消費的行動計劃》,該計劃包含20條創新政策,如大力推行“房票”安置、有效促進房屋“以舊換新”、有序提高住房公積金使用額度等。
河南省印發《關于明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25年重點工作責任單位的通知》,重慶市印發《重慶市推動經濟持續向上向好若干政策舉措》 的文件中也均明確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盤活閑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等政策,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支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困難房企項目不良貸款等。
隨著房地產新政的不斷推出,房地產市場回暖趨勢明顯,春節后多地土地市場出現近年少有的火熱,房地產企業拿地積極。
2月11日,北京市朝陽區一宗涉宅組合用地成功出讓,經過超百輪競價后,金茂和保利發展組成的聯合體以87.295億元的價格成功競得該地塊,溢價率10.5%。2月8日,鄭州2宗宅地出讓,經過長達6小時的激烈競價,中海地產以10.89億元的高價競得金水區一宗地塊,溢價率高達87.5%,成為2021年來鄭州涉宅用地成交溢價率最高的地塊。杭州、成都、深圳、上海土地市場也均呈現出類似的熱度,高溢價成交的地塊接連出現。
中指研究院報告顯示,2025年1月,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土地掛牌及成交均較為活躍,一線城市住宅和商辦用地土地出讓金同比增長超10%。1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1210.7億元,同比增長41.4%,相較上年由負轉正。
中銀證券認為,當前行業大方向向好較為明確,圍繞“穩樓市”、經濟復蘇的政策仍在持續發力過程中,且后續的政策或更具針對性。短期關注各項支持政策落地后基本面數據的修復情況以及修復效果的持續性,中長期關注舊改、收儲等工作推進帶來的行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