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國產大模型DeepSeek熱潮迅速蔓延,其在金融行業的本地化部署進程顯著加快,
券商方面也在快馬加鞭安排人事部署,近日,界面新聞從券商處獲悉,國元證券(000728.SZ)原首席信息官周立軍因到齡退休,其職位由金融科技部總經理張國威接任。此外,上海證券首席信息官褚衛忠已正式加盟東方證券(600958.SH),擔任首席信息官一職。
公開資料顯示,張國威曾任安徽國投上海證券營業部電腦部經理,安徽國投合肥壽春路證券營業部交易部副主任,公司合肥廬江路證券營業部副總經理、總經理,公司網絡金融部總經理。現任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金融科技部總經理、金融科技部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主任。
褚衛忠曾先后擔任上海證券信息事業部經理、信息技術總部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并曾主持副總經理工作,后升任總經理。自2019年10月起,褚衛忠出任上海證券首席信息官。
除上述兩家券商以外,華西證券(002929.SZ)還在“市場化”招聘首席信息官。根據“成都本地寶招聘”消息,華西證券向社會公開選聘首席信息官,組織開展信息技術相關日常管理工作,報名時間為2025年2月7日之前。
2024年6月28日,華西證券發布公告稱,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副總經理、首席運營官、首席信息官祖強將不再擔任上述職務,且離任后不再在公司及子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在公司新任首席信息官到任前,由副總經理、合規總監邢懷柱暫代首席信息官職責。
根據華西證券2023年年報,祖強2023年的稅前年薪為134.13萬元。
去年12月,界面新聞從業內獨家獲悉,華源證券也剛迎來新任首席信息官。其中,華源證券財富管理委員會技術部門負責人吳中,接替吳曉明任公司首席信息官(CIO)。
近年來,眾多券商積極擁抱金融科技,紛紛利用開源技術,自主研發智能助手、證券垂直領域大模型及智能中臺等創新應用。在此背景下,首席信息官(CIO)的角色變得愈加關鍵。
有券商IT部門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DeepSeek出現后,確實將對首席信息官(CIO)職位、IT管理人員提出更側重、更高的要求,例如技術評估與選型能力方面,CIO需深入了解DeepSeek技術特點、優勢及局限性,評估其能否與企業現有技術架構、業務需求適配,還要對比它與其他AI模型,為企業選最適合的AI技術方案?!?/p>
同時還要進一步關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DeepSeek有數據安全風險,CIO要加強企業數據安全管理,完善數據加密、訪問控制等措施,確保數據在使用、存儲等環節安全,還要制定合規策略,使數據處理符合法規。”他稱。
“大多數是從技術/IT部門的工作人員轉型過來,這是不少“程序猿”的重要升遷出口。”上述IT人士進一步表示。
界面新聞梳理各家上市券商首席信息官的簡歷信息發現,上市券商首席信息官多數具有技術/IT等部門的工作經驗。部分首席信息官由公司副總裁“轉崗”或兼任,如長江證券(000783.SZ)胡曹元、東興證券(601198.SH)劉亮等;由具備首席風險官經驗人士或直接由首席風險官兼任首席信息官,如廣發證券(000776.SZ)辛治運、東北證券(000686.SZ)王安民等;絕大部分則是具有相關經驗的人士擔任,并且身兼數職,如海通證券(600837.SH)的毛宇星,自2016年9月起便擔任公司首席信息執行官,國泰君安證券(601211.SH)的俞楓曾擔任公司信息技術總監,方正證券(601901.SH)的曲浩于2015年6月起擔任公司首席技術官。
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6家券商完成了DeepSeek-R1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其中包括國泰君安、國金證券(600109.SH)、中泰證券(600918.SH)、興業證券(601377.SH)、國元證券、華福證券、光大證券(601788.SH)、華安證券(600909.SH)、廣發證券、國盛證券、中金財富證券、華西證券、國信證券(002736.SZ)、中信建投(601066.SH)、東興證券和西南證券(600369.SH)等。
DeepSeek將為券商提供涵蓋智能投研、量化交易及客戶服務等領域的定制化AI解決方案。具體而言,其自主研發的金融大模型能夠實時分析海量財報、研究報告及輿情數據,并生成投資策略建議,助力分析師工作效率提升超過60%。在客戶服務方面,其智能投顧系統通過多輪對話精準識別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資產配置方案,現已覆蓋超過百萬高凈值客戶。
中信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AI技術已從輔助工具轉變為業務核心驅動力。與DeepSeek的合作將顯著提升我們處理非結構化數據的能力,幫助我們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贏得決策先機。”
“鑒于金融行業對數據安全的高度敏感性及獨特性,監管機構對金融數據的安全保障亦設有嚴格標準。因此,在大模型應用過程中,金融企業通常選擇本地化部署數據存儲,以確保數據安全并滿足監管合規要求?!比A北一中型券商首席信息官告訴界面新聞。
他補充道,“DeepSeek發布后,金融企業能以較實惠成本在本地部署頂級大模型,便于結合本地數據構建企業特有模型,更高效地服務各場景。”
時下AI投入成為業績說明會的熱點話題。2023年,44家券商披露了信息技術投入,總額達281.1億元。其中,14家券商投入超10億元,合計198.06億元,占總投入的70.46%。34家券商信息技術投入同比增長,占比77.27%;7家投入下降,3家數據不可比。
2023年,信息技術投入前十券商依次為:華泰證券(601688.SH)(25.78億元)、國泰君安(21.6億元)、中金公司(601995.SH)(17.29億元)、招商證券(600999.SH)(15.54億元)、海通證券(15.21億元)、中信建投(14.6億元)、廣發證券(13.29億元)、國信證券(12.09億元)、中國銀河(601881.SH)(11.71億元)、國投證券(10.91億元)。中信證券未披露相關數據。
“2025年,國內金融科技邁入新階段,AI智能2.0時代到來,促使金融機構對首席信息官(CIO)人選的甄選更為審慎。唯有迅速融入新一輪科技浪潮,機構方能在時代變遷中保持競爭力,不被淘汰?!鄙鲜鋈蘄T業務負責人補充表示。
“在技術創新浪潮中,合規性建設同步推進。相關合作方案已通過證監會算法備案審查,所有AI決策均保留完整審計鏈條。監管部門正制定證券行業AI應用指引,強調‘技術創新與風險防控并重’?!?華北中型券商首席信息官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