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來,多地推出形式及內容多樣的“迎新年、購新房”活動,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此外,今年以來,房企拿地熱情不減,百強房企拿地總額1210.7億元,同比增長41.4%。
部分房企積極拿地
除了發布銷售數據外,不少房企還披露拿地情況,引發市場關注。
2月9日晚,保利發展對外披露獲得房地產項目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新增加房地產項目3個,分別為上海市松江區泗磚南路西側地塊、石家莊市裕華區槐北路南側地塊以及青島市市南區亞東路北側地塊,3宗地塊需支付價款合計約32.88億元,規劃容積率面積合計約27.69萬平方米。
綠城中國2025年1月則新增5宗土地儲備(含收并購),總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預計承擔成本約48億元。
2025年1月,百強房企拿地總額1210.7億元,同比增長41.4%。2024年10月以來核心城市土拍市場保持一定活躍度。新年以來,北京、深圳、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土地推出及成交均較為活躍。
多地優化樓市政策
為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多地對相關政策進行了進一步優化。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一方面,各地房地產協會發布倡議,倡議會員單位與開發企業合作開展各類活動,協會做好宣傳、搭建平臺等工作,通過集中展示房源、舉辦各種迎新春、慶新年游藝活動,擴大宣傳力度和影響范圍,促進商品房銷售。另一方面,開發企業對返鄉客群制定針對性的銷售方案,形式上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推介優質房源;內容方面通過開展購房送家電、送旅游、減免物業費、送車位等促銷活動,加大促銷售力度。
中指研究院預計,2025年樓市政策環境保持寬松,各地有望繼續從促進需求、優化供給方面優化樓市政策,如加大居民購房補貼力度、加快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一線城市繼續優化購房限制性政策等。若各項政策能夠加快落實到位,一季度市場有望延續回穩態勢,核心城市“小陽春”行情可期。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為,2025年以來,樓市表現延續了2024年四季度以來向好的發展態勢,具備一定的可持續性。2025年將是優化限購、調整房貸利率等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的關鍵一年。
房企銷售分化
日前,多家房企披露了1月份銷售情況,分化較為明顯。
2月9日晚,保利發展對外發布2025年1月份銷售情況簡報。2025年1月,公司實現簽約面積77.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35.01%;簽約金額180.15億元,同比減少11.36%。
雅居樂集團2月7日晚間披露2025年1月未經審核營運數據。2025年1月,集團連同集團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以及由集團管理并以雅居樂品牌銷售的房地產項目的預售金額合計約8億元,對應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平均價為每平方米9945元。
除此之外,近期,包括融創中國、世茂集團、中梁控股、綠城中國在內的多家上市房企均對外披露2025年1月份銷售數據,銷售規模整體較為分化。有的房企銷售金額不足10億元,也有的房企銷售金額近百億元。
綠城中國披露的2025年1月未經審核營運數據顯示,公司累計取得總合同銷售面積約48萬平方米,總合同銷售金額約113億元。2025年1月,綠城集團自投項目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20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70億元,其中歸屬于綠城集團的權益金額約為47億元;綠城集團代建項目取得銷售面積約28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約為43億元。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5年1月,百強房企銷售總額為2350.3億元,同比下降16.5%。1月份,銷售總額超百億元的房企有5家,同比減少2家;超過50億元的房企有8家,同比持平。1月份,受春節假期影響,重點城市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均有所下降,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幅收窄,市場整體依舊延續“以價換量”行情。預計節后網簽成交量將出現一定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