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字人民幣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正逐步展現出其在推動金融科技創新、提升支付效率、促進經濟包容性增長等方面的巨大潛力。
近期,多個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相繼發布了相關的工作成果和發展計劃,標志著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工作正在持續深化,應用場景不斷落地,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建設正加速推進。
深圳:開立錢包數增加超800萬個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在舉行2024年新聞發布會時強調,2025年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將系統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地區運營機構開立的數字人民幣錢包數量增加超800萬個,累計流通業務金額較年初增長近七成。
廣州:累計開立個人錢包超1400萬個
日前,廣州市委金融辦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廣州市數字人民幣工作行動方案》,從七個方面明確試點工作的主要任務,并按增量擴面階段(2025年6月)、創新場景階段(2025年底)和探索突破階段(2026年底)三個階段分步推進試點工作。
方案提出,至2025年6月,爭取在民生、體育、消費、文旅、公交、預付費等領域應用場景覆蓋面取得明顯進展,促進數字人民幣增量擴面、提質增效,使錢包量、交易規模等指標保持全省前列,鞏固前期數字人民幣試點成果;在爭取至2026年底,基本實現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特定區域全覆蓋,形成較為完善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
截至目前,廣州市累計開立個人錢包超1400萬個,落地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商戶門店超140萬個,在食、住、行等23類重點民生領域落地特色應用場景。
實際上,2024年內,廣東省內的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可謂捷報頻傳。在第十八屆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召開期間,數字人民幣可視硬錢包產品及應用正式發布;同年9月份,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傘列錢包“智合分賬”創新應用在廣州落地。
上海:累計近200萬個應用場景
1月中旬,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市政府經濟主題記者會。會議透露,2024年以來,上海金融系統全面推進金融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各項工作,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影響力不斷增強。
會上表示,金融發展生態持續優化。推動《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修訂實施。強化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累計推出近200萬個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
實際上,2024年11月底,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一輪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明確,要進一步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應用與服務創新,力爭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場景覆蓋面廣、支付服務體驗良好、創新應用豐富、各方參與積極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
蘇州:探索“政府+市場”雙輪驅動
1月13日,2025年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工作會議暨江蘇省外匯管理工作會議召開時強調,2025年重點抓好以下工作:指導蘇州印發《蘇州市實施數字金融改革創新行動方案》。同時,深化建設蘇州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征信鏈與珠三角征信鏈跨鏈聯通。
此外,探索構建“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數字人民幣推廣應用模式。深入推進支付便利化,增強支付便利化措施可持續性,推動南京、蘇州打造數字人民幣支付便利化特色城市。
蘇州市此前官方發布的有關信息顯示,自2024年以來,蘇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繼續致力于數字人民幣的推廣,目前,該市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達到了四個大類,26個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暫不包括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方面),數字人民幣交易額為77.57億,交易場景和交易規模較2023年都有了新突破。
與數字人民幣早期發展相比較來看,在近一年的時間以來,多省市的有關工作部署逐漸細化、深入。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