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轉讓的大額存單,但凡利率超過3%都基本秒沒,大家有空可以多去蹲蹲!”近期,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搶到高收益大額存單后的心得體會。在其看來,新發的大額存單利率已經不夠有吸引力,因此決定轉戰銀行APP的大額存單轉讓市場“撿漏”。
無獨有偶,還有網友慷慨分享了大額存單轉讓平臺的搶單技巧,表示一臺運轉流暢的手機、足夠快的網速和對搶單步驟的熟悉程度是搶到大額存單的三大必備“硬件”。他還介紹,搶單時機也非常重要,例如零時是銀行結算利息的分割線,一些存單持有人會在零時剛過就進行轉讓操作,以便既取得利息又不影響第二天的資金使用。“因此這個時間伏擊會更容易搶到。”
大額存單是由銀行向個人或機構發行的一種大額存款憑證,通常情況下個人20萬元起投,期限從1個月至5年不等。與普通的定期存款相比,大額存單具有更高的起點金額和相對更高的利率,為投資者提供更高的收益。因兼具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等特點,大額存單經常受到儲戶的追捧,“上架就售罄”“一單難求”的現象時常見諸報端。
不過,隨著存款利率的多輪下調,新發大額存單的利率也屢下臺階。記者查閱手機銀行APP發現,國有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已全面進入“1”字頭時代。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App的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均為1.9%,中國銀行、郵儲銀行App已無3年期大額存單產品,交通銀行App顯示當前無可購買的大額存單。5年期大額存單則已全面下架。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常常供不應求的部分國有大行大額存單,當前額度也較為充足。以農業銀行為例,該行手機銀行App顯示,各期限的大額存單均有剩余額度。記者從儲戶處獲得的圖片顯示,截至2月6日16時34分,農業銀行App上的金穗2025年第6期個人大額存單的剩余額度為1.5億元。北京市朝陽區一家農業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近期各期限的大額存單額度都比較充足,客戶自己在APP上操作就能買。如果到網點來存,還會額外送一些大米、油、面等小禮品。
在此背景下,儲戶涌入大額存單轉讓市場也是順理成章,畢竟新發行的大額存單利率已再難覓3%的蹤影,“撿漏”高收益的轉讓大額存單則成了“搶到就是賺到”。而對于實在搶不到又不滿足于“1”字頭利率的儲戶,近期中小銀行密集發行的大額存單也是一項折中的選擇。
中小銀行密集“上新”大額存單
春節假期過后,多家中小銀行宣布推出新一期的大額存單產品,3年期利率普遍在2%以上。例如,一位重慶三峽銀行客戶經理向記者出示的宣傳海報顯示,該行新一期個人大額存單于2月6日9時準時發售,存期為1年、2年和3年,執行利率為1.80%、2.10%和2.30%,以存入20萬元為例,到期利息分別為3600元、8400元和13800元。他還告訴記者,存入20萬元另有糧油米面等禮品相送。
2月6日12時,記者再度咨詢重慶三峽銀行客戶經理,對方表示新一期個人大額存單已經基本售罄,僅1年期還剩少量余額。“這一期大額存單額度發行得不多,很快就搶完了。”他向記者坦言。
再如,蒼梧農商銀行官微于2月5日宣布推出2025年第二期大額存單,產品期限涵蓋了3個月、6個月、1年、2年及3年,對應利率為1.40%、1.60%、1.85%、2.05%和2.60%,20萬元到期收益分別為700元、1600元、3700元、8200元和15600元。
記者以儲戶身份咨詢了蒼梧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對方表示這一期大額存單發行額度比較高,3年期的就有8000萬元額度,從2月2日發行至今已經使用了2000萬元,還剩6000萬元的額度。但作為一家地方法人銀行不能異地攬儲,想要購買2.6%的三年期大額存單需要到當地來開戶。
事實上,新年伊始,已有齊魯銀行、承德銀行、山西陽城農商行、淮北農商行、江門農商行等數十家中小銀行密集發行2025年首期大額存單產品。從產品利率來看,多數銀行所發行的大額存單3年期利率均超過2%,但同時也有部分銀行僅發行了一年期或以下等較短期限的大額存單,利率普遍在2%以下。
為何開年中小銀行發行大額存單意愿更強,利率更高?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告訴記者,年初,中小銀行發行大額存單意愿更強,主要受以下幾方面因素影響。
第一,從資金需求端來看,年初是銀行制定全年信貸投放計劃的關鍵時點,中小銀行為搶占市場份額、更好完成全年攬儲目標,傾向于通過發行大額存單快速籌集資金。第二,從資金供給端來看,年初市場資金面相對寬松,中小銀行吸收儲戶閑置資金的市場環境更為有利,這一策略既能滿足流動性管理需求,又能為后續貸款投放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第三,與大型銀行相比,中小銀行市場競爭力相對不足,更加需要通過大額存單等高利率存款類產品吸引儲戶。
不過,杜陽也坦言,此種攬儲方式的可持續性有待考量,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銀行提供信貸支持,為了降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LPR仍存在進一步下調空間。高負債成本的攬儲行為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中小銀行經營面臨的息差壓力。
北京財富管理行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楊海平認為,中小銀行在利率自律機制框架內對存款產品的利率進行調節,以及自主安排存款產品投放,屬于正常的市場經營行為。但同時也要對存款付息成本進行嚴密監測、科學分析,做好資產端與負債端的量、價、險平衡。
低利率時代如何打理“錢袋子”
蘭州銀行某支行的一位理財經理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的形勢,新發大額存單的利率今年還會進一步降低,建議投資者多關注一下理財和保險產品。還有專家建議,低利率的時代背景下,投資者應降低對儲蓄類投資的收益預期,平衡好風險和收益的關系,綜合配置資產。
行業人士作出上述判斷的一大背景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適時降準降息”,明確貨幣政策適度寬松的具體路徑。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也預計,鑒于當前物價水平還處于低位,2025年政策利率或將下調30至40個基點,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實際融資成本。
光大銀行烏魯木齊分行投資顧問周鈺近期在談及“低利率時代該如何做好資產配置”時也表示,風險承受能力低的客戶可以考慮配置預定利率的增額終身壽和躉交類固收保險產品,避免遭受權益產品的過山車體驗,在利率下行的時代鎖定長期收益。在理財配置方面,還可以選擇低波資產占比高的產品,避免短期內利率波動影響持有體驗。
一位城商行人士對工薪家庭的建議是,先預留足夠的流動資金以備不時之需,這部分資金可以配置現金管理類產品或最短持有期理財產品,既保障了資金的流動性,又實現了財富的保值;而對于中長期閑置的資金,可以投資于1—2年固收類封閉式產品中,以期在穩健中實現財富的增值。他還坦言,如果面對房貸等高利率債務,也可以考慮提前還貸,以降低財務成本。
還有專家預計已經創下歷史新高的金價仍將上行,2025年黃金的配置價值仍然凸顯。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給出的理由是,首先,特朗普上臺后,逆全球化趨勢可能再度加速,這有利于黃金發揮避險屬性;其次,全球央行購金進程預計也將持續,這也有助于支撐黃金價格;最后,特朗普上臺后,美國財政擴張趨勢可能還將持續,這也利于金價的上漲。
中國銀行日前發布的《2025中國銀行個人金融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也指出,主導此輪黃金牛市的核心邏輯依然存在,百年變局下貨幣信用對沖邏輯支撐的央行購金潛力依然巨大,地緣沖突頻發避險功能不可或缺,美元實際利率趨勢下行的傳統邏輯正在強化黃金配置價值。該行預計,2025年黃金長期趨勢向上,有望續創歷史新高,但短期擾動因素仍存,大概率呈震蕩向上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