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純堿市場呈現雙弱狀態。純堿期貨價格連續兩個交易日走弱,主力合約2月6日報收1433元/噸,較春節假期前最后一個交易日下跌48元/噸。同時,春節假期后純堿現貨價格也有所下調。截至2月6日,沙河地區重堿自提價格為1403元/噸,較1月23日的1461元/噸下跌58元/噸。
受訪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春節假期后純堿期貨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壓力較大。
“一方面,純堿供應水平處于歷史高位,且仍在增加。截至2月6日,純堿周度產量達72.65萬噸。另一方面,純堿需求也受到考驗。”據光大期貨資源品高級分析師張凌璐介紹,春節假期前重堿下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產線仍有冷修,持續壓制重堿需求。此外,春節假期前中下游補庫力度較強,透支采購需求。目前輕堿下游尚未完全復工,堿廠訂單也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春節假期期間,純堿企業持續累庫,本周庫存已創歷史新高。隆眾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月6日,國內純堿廠家總庫存為184.51萬噸,較節前增加41.56萬噸,漲幅達29.07%。其中,輕質純堿83.31萬噸,環比增加26.22萬噸,重質純堿101.20萬噸,環比增加15.34萬噸。
對此,中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采購相關負責人于文藝告訴期貨日報記者,2025年純堿廠家庫存增量顯著高于往年同期,部分企業庫存甚至創歷史新高。
據于文藝回憶,2024年春節假期后,國內純堿廠家的總庫存較春節假期前增加25.80萬噸。而2025年春節假期后的純堿總庫存較春節假期前增加逾40萬噸。
“今年春節期間東部天氣總體較好,物流順暢,下游玻璃企業備貨意愿弱于往年,以‘低庫存+按需采購’為主,純堿庫存壓力轉移至上游廠家。”于文藝稱,整體來看,2024年行業產能明顯增加,庫存累積也屬于正常的春節效應。
“往年春節累庫多為季節性短期現象,但2025年庫存創歷史新高,核心矛盾是產能擴張周期與需求長期疲軟的矛盾,而非單純季節性波動。”云圖控股期現中心投研部總經理王銳表示,2024年純堿行業已呈現強供應、弱需求、低價格、高庫存的特征,2025年供需失衡態勢或加劇。
在王銳看來,上游廠家庫存創歷史新高,反映出市場供需錯配的情況愈發嚴重。一方面,2023—2024年國內純堿新增產能近800萬噸,2025年計劃新增產能300萬噸,產能增速約7%,產量持續增加;另一方面,下游需求端表現疲軟,浮法玻璃行業作為純堿的主要下游應用領域,甚至可能出現需求負增長。光伏玻璃今年上半年面臨去庫壓力,下半年行業修復后產能同比增加是一個亮點。而造紙和洗滌劑等行業對純堿的需求雖穩定增長,但難以消化大量新增產能。
在張凌璐看來,當前純堿市場處于供增需減的狀態,累庫趨勢無論從短期還是中長期來看都將持續。
“根據估算,純堿高庫存將成為常態,且2025年純堿上下游產業鏈整體仍將保持累庫趨勢。”張凌璐認為,純堿產業全年庫存壓力主要集中在生產端,若新增產能落實到位,不排除企業庫存再次翻倍的可能。另外,當前庫存數據并未包含隱性庫存、貿易商庫存、在途運輸庫存、光伏玻璃及輕堿下游原料庫存,產業鏈整體面臨的庫存壓力或遠超預期。
“在供需壓力較大的情況下,純堿價格將長期承壓。”張凌璐表示,除階段性檢修、環保題材發酵、宏觀情緒持續回暖等因素支撐短期行情外,純堿期貨大趨勢仍以下行為主。
“短期來看,純堿期貨延續弱勢。中長期來看,純堿期貨的波動率會明顯下降。”廣發期貨分析師蔣詩語稱,如果未來去產能進程緩慢,純堿市場將延續高庫存、低價格、低波動率的格局,價格貼近成本線。如果純堿價格變動帶來了產能調整以及中下游補庫心態,也存在階段性去庫帶來的底部反彈行情。
“在庫存高企、短期純堿價格承壓的背景下,投資者需關注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庫存的結構性差異。重質純堿庫存壓力更大,輕質純堿庫存壓力相對較小;二是成本支撐,目前純堿價格已逼近部分企業的成本線,如東部氨堿法企業生產成本約1600元/噸,聯堿法企業生產成本約1450元/噸,后續相關企業產能可能被動收縮。”于文藝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