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概念成為點燃了A股市場節后第一把火。
2月5日,DeepSeek概念掀起漲停潮,并行科技、每日互動、拓爾思等多只個股漲停,在個股強勢上漲帶動下,公募基金萬家中證軟件服務ETF和易方達中證軟件服務ETF盤中逼近漲停,市場走出一波明顯的AI大牛市。
DeepSeek的出現引起了國內基金經理的廣泛關注與討論,多位基金經理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DeepSeek可以激發AI生態,實現行業價值重估,以DeepSeek為代表的AI主題行情,或許是2025年最重要的投資機會。
DeepSeek概念掀漲停潮
春節后首個交易日,DeepSeek概念成為點燃了節后A股市場的第一把火,DeepSeek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同時也帶動了整個計算機軟件板塊大漲。具體到個股來看,并行科技30%漲停,優刻得、安凱微、安恒信息、每日互動、拓爾思、青云科技、萬興科技等均漲停。
Wind熱門概念指數中,2月5日,DeepSeek合作商指數上漲近14%,全天成交金額311.17億元,科大訊飛、中科曙光、浪潮信息、拓爾思、浙江東方、每日互動、飛利信、卓創資訊、華金資本和并行科技為該指數的十大權重股。
此外,DeepSeek概念爆發也帶動了整個計算機軟件板塊大漲。市場漲幅居前的ETF均為軟件、信創和計算機的主題ETF,萬家中證軟件服務ETF和易方達中證軟件服務ETF盤中逼近漲停,嘉實中證軟件服務ETF,華夏中證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ETF、匯添富中證全指軟件ETF等大漲超8%。
從消息面上看,據華為計算官方公眾號最新消息,DeepSeek-R1、DeepSeek-V3、DeepSeek-V2、Janus-Pro正式上線昇騰社區,中國聯通也宣布,聯通云已基于“星羅”平臺實現國產及主流算力適配多規格DeepSeek-R1模型,兼顧私有化和公有化場景,實現多產品場景調用,可在全國270+骨干云池預部署,全面接入聯通云桌面、編程助手等多產品場景。
在多家大公司加持下,DeepSeek概念受到資本市場多方關注。德邦基金基金經理雷濤認為,DeepSeek成為熱議話題,引發大家重新審視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實力。曾經覺得OpenAI是一座難以追趕的大山,現在通過我們自己的不懈努力,即便面臨硬件資源的嚴重限制,仍然能做出優秀的大模型產品。
多只基金重倉DeepSeek概念股
記者梳理發現,在上述DeepSeek概念股中,最受公募基金青睞的分別是科大訊飛、浪潮信息和中科曙光,Wind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179只產品持有科大訊飛,113只基金持有浪潮信息,共99只基金持有中科曙光。
科大訊飛的機構持倉中,基金持倉比例達到6.24%。萬家基金兩位名將黃興亮和莫海波分別管理的萬家行業優選LOF、萬家品質生活A和萬家新興藍籌C等10只產品重倉該股。華夏基金同樣有多位基金經理重倉買入科大訊飛,華龍管理的機器人ETF,屠環宇管理的華夏創新前沿、華夏大盤精選A、華夏時代前沿一年持有A、華夏數字產業C和華夏軟件龍頭A均為增持或新進該股。
信達澳亞基金朱然管理的信澳匠心臻選兩年持有、信澳轉型創新A、信澳智選先鋒一年持有A和信澳匯智優選一年持有C合計新進浪潮信息256.61萬股。雷志勇管理的大摩科技領先A也小幅買入浪潮信息7.62萬股。
另一概念股北交所企業并行科技“30cm”漲停,同泰基金王秀管理同泰開泰A和泰康基金陸建巍管理的泰康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C也分別在四季度買入該公司。
基金經理選股思路曝光
具體到基金經理選股思路上,諾安基金科技組基金經理陳衍鵬表示,從應用端來看,DeepSeek是開源的,國內AI應用都可以接入,這個環節普遍受益,具體選股還是要看商業模式、市場接受情況等。預計市場短期預期較為一致,但熱情容易退卻,而且預計較多公司接入DeepSeek后投資標的也會比較分散,建議精選有實際商業突破的公司,特別是圍繞DeepSeek擅長的金融、醫療、編程方向選股。
摩根士丹利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大摩數字經濟混合基金經理雷志勇認為,DeepSeek概念行情能否持續取決于后續國內人工智能應用比如ToB端的軟件應用或者SaaS公司形成商業化的進程,以及端側AI+硬件能否逐步走向商業閉環。A股的推理側、端側算力芯片公司和軟件應用頭部公司,以及港股中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的相關龍頭企業,或有望受益于DeepSeek帶來的國內人工智能浪潮。
“我們可以看到,相較于科技資產,市場對宏觀經濟整體還是比較謹慎的,目前尚未看到人口、地產的拐點,整體趨勢還沒有看到大幅向上的預期,那么市場可能就會去尋找與經濟關系不密切的、短期不用算業績的科技板塊,最典型的就是AI、自主可控、人形機器人等。”金鷹基金權益研究部劉忠騰認為,以DeepSeek為代表的AI主題行情,或許是2025年最重要的投資機會。
劉忠騰建議關注后續的產業催化事件如:云廠商如字節的capex、國產算力的產品迭代、DeepSeek-V4版本的發布等。
DeepSeek有望重構中國科技資產估值
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公司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發布DeepSeek V3與R1等模型,DeepSeek以高性能、低成本以及開源等特點引發了國內基金經理的廣泛關注與討論。“從deepseek正式上線,我就花了些時間研究,這次春節有不少場景也著重體驗了下它的效果。雖然中間一段時間,deepseek因為用戶激增等各種原因導致算力不足宕機,但就用戶體驗來看,在已經面世的各大AI工具中,是具有比較鮮明特點的一款。”德邦基金基金經理雷濤對記者表示。
雷志勇介紹,DeepSeek-R1在實現接近OpenAI o1的性能的前提下,通過工程優化(FP8、MoE、MLA、PTX等)帶來成本明顯降低,同時開源實現模型平權,縮短了開源模型和閉源模型的技術差距,也縮短了中國和美國人工智能之間的技術差距。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未來的發展可能更具有多元性,同時大模型降本也必定會加速人工智能應用端商業化閉環的形成。
諾安基金科技組基金經理劉慧影認為,DeepSeek的出現,代表了“中國AI在這次全球AI的浪潮下將走到引領的道路上”,我們欣喜地看到DeepSeek用可控的成本做出了性能優秀的模型,這本身就代表著中國AI已經突破美國對其的重重封鎖,并已經走上了國際舞臺。
從短期來看,DeepSeek模型能力的升級及其開源使得大模型真正意義邁向“像水電一樣的基礎設施”時代,這將使得AI應用未來將層出不窮的出現,軟件公司,各種端側,IT公司與傳統服務公司都將有機會接觸到低成本的AI服務,從而結合自身的業務形成各領域的AI agent,提升全社會的全要素生產力。
從中期發展來看,DeepSeek對于硬件的算力的極致應用是通過ptx(英偉達cuda的更底層語言)實現的,身體力行探索了繞過英偉達生態(cuda)的可能,并在此過程中實現了硬件端加速的效果,這個技術路線的成功為國內ai云端芯片發展提供了生態上面的可能與優勢。
從長期來看,DeepSeek的成功打破了美國的科技霸權,全面驗證了中國科技實力的崛起。科技股的本身就是對于未來的預期,如今DeepSeek在全球的成果有可能系統性重構中國科技資產的估值體系。
陳衍鵬表示,DeepSeek基于對算法的改進實現了大模型對美國的趕超,實現“便宜、好用、開源”,對整個中國科技產業特別是AI都是利好。首先是有利于科技股尤其是港股互聯網資產的價值重估。2023年年初ChatGPT行情開始后美股巨頭漲幅明顯,國內受限于算力瓶頸及投資尚未發力等漲幅相對較小。此次借助算法和數據的優勢實現模型趕超,可以激發AI生態,實現價值重估。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