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巨頭碧桂園最終實現復牌。
1月21日早間,碧桂園發布復牌公告,鑒于董事會認為公司已達成復牌指引所規定的所有要求,公司已向港交所申請于1月21日上午九時正起恢復買賣公司股份。
據悉,碧桂園由于未能及時刊發財報,于2024年4月2日起在港交所申請停牌,直到港交所相信公司已達成復牌指引規定的要求為止。彼時,除了碧桂園,還有中國恒大、當代置業等諸多房企因未能刊發財報而停牌。
2025年1月14日,碧桂園公布了2023財年及2024財年上半年業績,已滿足港交所復牌指引下的關鍵條件。
在停牌前,截至2024年3月28日,碧桂園報收0.485港元/股,總市值135.7億港元。
1月21日,停牌9個多月的碧桂園在港交所復牌,碧桂園開盤大漲,一度漲近30%。截至發稿,碧桂園報0.60港元/股,大漲23.71%,總市值超167億港元。此外,港股萬科企業漲超12%。A股地產股中,臥龍地產、新華聯漲停;萬科A一度漲停,現漲8.61%;中交地產、金地集團漲超5%;華夏幸福、華遠地產、信達地產等漲超2%。
停牌9個多月復牌交易
1月21日,碧桂園終于迎來久違的復牌交易。
實際上,碧桂園停牌,主要是無法按上市規則規定的于2024年3月31日前公布2023年度業績,因此,公司自2024年4月2日上午九時正于港交所暫停買賣。
因此,在碧桂園于1月14日補發2023年財報和2024年上半年財報之后,其復牌路上的主要障礙已經解除。
1月14日,碧桂園發布的系列財報顯示,碧桂園2023年全年實現總收入約401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約6.8%。同時,實現稅前虧損約1673億元。
為何2023年虧損幅度如此之大?碧桂園相關人士表示,一方面,2021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逐步進入下行周期,銷售量價持續下滑,相關資產價值嚴重縮水。為客觀反映市場變動對公司資產價值的影響,公司對在建物業及持續銷售的已落成物業進行計提減值約人民幣824億元。
另一方面,受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環境及對手方負面財務狀況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影響,部分應收款項存在無法回收的風險,計提金融資產及財務擔保減值損失凈額約人民幣372億元。上述兩項合計占稅前虧損總額的71.5%。
此外,當期錄得營銷及市場推廣費用和行政費用約180億元、凈財務費用約55億元以及其他收入及損失凈額約103億元。另外,還有其他復雜原因。
盈利恢復時間暫無法預估
盡管形勢嚴峻,但是碧桂園系列財報中也透露出一些積極信號。
2024年上半年,碧桂園實現總收入約為1021億元,同比減少約54.9%,上半年實現稅前虧損約108億元。這意味著,碧桂園2024年上半年的虧損情況已較2023年有明顯改善。
據接近碧桂園的相關人士透露,2024年上半年市場雖然依舊疲軟,但受益于2023年已計提較大額減值準備,致使需額外計提的存貨減值已大幅減少,預計2024年全年虧損會大幅收窄。
同時,截至2024年6月30日,碧桂園凈資產仍有741億元。碧桂園凈資產仍然保持為正,好于市場預期。
碧桂園什么時候可以恢復盈利?接近碧桂園相關人士表示,由于當前該公司仍處于保交房和修復資產負債表的過渡階段,對于恢復盈利的時間暫無法預估,需結合外部市場環境、銷售回款情況、債務處置情況、公司經營情況綜合考慮。該公司將基于現有資源,緊抓政策機遇,爭取早日完成保交房任務,盡快恢復項目正常經營,同時積極主動與各利益相關方溝通制定新的債務管理計劃,更好地匹配當前的市場周期以及公司資金情況,逐步實現長期及可持續的資本結構,依靠“一體兩翼”發展戰略,探索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逐步扭虧為盈。
此外,對于債務重組進展方面,碧桂園相關人士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與境外債權人就債務重組方案達成一致,目前已就重組框架性條款與銀團委員會達成原則性一致意見,并已公告披露進展;將繼續積極就重組方案繼續與各債權人進行磋商,并逐步落實重組支持協議簽署、協議安排、新債務工具發行等一系列程序性工作。該公司希望能盡快啟動重組支持協議的簽署。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