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全線上揚,創業板指較為強勢,一度漲超2%;港股大幅拉升,恒生指數漲近2%,恒生科技指數一度漲超3%。
具體來看,滬指盤中震蕩上揚,尾盤探底回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走勢強勁。截至收盤,滬指微漲0.08%報3244.38點,深證成指漲0.94%報10256.4點,創業板指漲1.81%報2104.73點,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11964億元,較昨日增加約450億元。
A股市場超3600股飄紅,紡織服裝、家居、零售、家電等消費板塊集體拉升,愛慕股份斬獲5連板,東百集團、華聯股份、真愛美家等漲停;影視股集體上揚,金逸影視漲停,幸福藍海漲超8%;PCB概念再度走強,金安國紀連續5日漲停,景旺電子、澳弘電子等漲停;消費電子概念活躍,智迪科技、鈞崴電子等漲停;創新藥概念亮眼,藥明康德漲近6%;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大漲超5%,全日成交超90億元,最新市值11692億元。
港股方面,創新藥、新能源、黃金的概念板塊漲勢居前。個股方面,京東集團、藥明康德漲超7%,美團漲超5%,阿里巴巴、比亞迪股份、藥明生物等漲超4%。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智能科技尾盤飆升,一度暴漲超160%。資料顯示,中國智能科技是一家主要從事電子及電器產品業務的香港投資控股公司。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電子美發產品及其他小型家用電器的設計、制造及銷售。其主要產品包括吹風機、直發夾及卷發器等。該公司主要在歐洲及亞洲開展業務。
消費板塊集體拉升
紡織服裝板塊盤中大幅走高,截至收盤,愛慕股份漲停斬獲5連板,匯潔股份、真愛美家、夢潔股份等亦漲停,龍頭股份、日播時尚漲約7%。
零售板塊亦走強,東百集團、華聯股份漲停,愛嬰室漲超5%,友好集團、廣百股份漲約4%。
銀河證券指出,2024年社零實現穩定增長,以舊換新政策提供有力支撐。受補貼消費行業效果明顯。出行、文娛、精神相關消費明顯增長。必需品需求韌性強,春節相關消費提前備貨。看好春節到年報業績期的消費板塊行情,業績增長確定性高、估值相對較低、分紅率高的公司值得關注。當前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已出,家居行業補貼額度、受益品類和商戶資質限制有望進一步放寬。預計2024年國補對上市公司業績的拉動作用將集中反映在2025年一季度,而政策在2025年的持續性將繼續利好下游需求修復。
此外,影視股發力拉升,金逸影視漲停,幸福藍海漲超8%,橫店影視漲逾6%,中國電影、博納影業漲近5%。
1月19日,2025年春節檔電影開啟預售。燈塔專業版顯示,昨日下午,檔期預售總票房已突破億元,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預售最快破億紀錄。據悉,2025年春節檔已經定檔電影累計貓眼想看數突破200萬,其中萬達電影主投的《唐探1900》、光線傳媒主投的《哪吒之魔童鬧海》以及中國電影主投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分列春節檔貓眼想看榜前三名。
開源證券指出,考慮到2025年春節檔影片的市場期待度較高,且宣發節點有所提前,影片對應用戶圈層各有差異,有望擴大春節檔觀影覆蓋面,帶來觀影人次提升。中性假設下,預計2025年春節檔總票房為85.4億元,同比增長6.7%,有望創歷史新高。
AI產業鏈股活躍
銅纜連接概念盤中走勢強勁,截至收盤,瑞可達漲超15%,兆龍互連漲近14%,神宇股份漲超10%,沃爾核材、華脈科技等漲停。
CPO概念亦上揚,景旺電子漲停,深科技漲超8%,新易盛漲近7%,天孚通信漲超4%。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隨著大模型能力不斷迭代增長,模型之間差異在縮小,Meta、字節、小米等巨頭開始大力布局端側AI,搶奪AI Agent入口。2024年潛在的端側AI爆品出現,AI眼鏡成本曲線大幅下探,2025年有望成為其爆發元年。除了手機、PC、眼鏡、耳機外,潛在的端側AI基數巨大,家電、機器人、智能車、教育辦公設備、玩具等都受益于端側AI的趨勢,AI嵌入將帶來廣泛的硬件升級。重點關注算力、連接、存儲、電力等環節。
消費電子概念崛起
消費電子概念強勢上揚,截至收盤,智迪科技、鈞崴電子20%漲停,和林微納漲超10%,瀛通通訊、大為股份、春秋電子、鑫科材料等均漲停。
消息面上,近日,商務部等五部門發布文件,將購新補貼政策首次擴圍至消費電子,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數碼產品被納入補貼范圍,并明確了享受補貼的品種和金額。此前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介紹,全國各地將從1月20日開始陸續實施購新補貼,具體實施時間以當地通知為準。
1月19日晚,廣東省商務廳發布關于加力擴圍實施2025年家電、數碼產品消費補貼政策的公告,公布補貼細則,1月20日起實施。同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實施細則,對在京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含學習機)、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給予購新補貼,每件補貼比例為減去生產、流通環節及移動運營商所有優惠后最終銷售價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過500元。
機構表示,隨著消費電子領域國補細則正式落地,積極效應正逐步顯現。一方面,消費者切實享受到了價格優惠。另一方面,企業在政策引導下,加速向智能、綠色方向轉型升級,更重要的是國補進一步激活了國內市場的消費潛力。預計新補貼政策有望激活今年消費電子市場需求,而AI技術帶動智能手機市場的創新需求,將促進結構件、連接器、光學器件、射頻器件等消費電子零部件業務的增長。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