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對2025年新型儲能市場表現持樂觀預期。
上海發布新型儲能創新發展工作方案
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新型儲能示范引領創新發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其中提出,到2026年,建立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產業鏈,打造2個新型儲能產業園,培育10家以上具有產業帶動效應的優質企業,力爭應用規模80萬千瓦以上,儲能削峰初見成效,帶動產業規模近千億級。到2030年,引育結合形成千億級規模領軍企業,力爭應用規模超過200萬千瓦,實現尖峰負荷全削減,帶動產業規模再翻番。
通知還提到,推動多種儲能裝備和材料規模化發展,主要包括:
1. 關于壓縮空氣儲能,引導技術裝備向百兆瓦級大規模發展,重點推動大規模先進壓縮空氣系統、高負荷多級離心壓縮機等技術開發與設計制造,加速形成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核心高端裝備的規模化制造優勢。
2. 關于熱儲能,攻關顯熱儲熱技術,研發寬溫域、低熔點、高比熱、低腐蝕性的高溫熔鹽材料和高導熱、高熱容的耐高溫陶瓷、金屬氧化物固體材料,結合火電機組抽汽調峰等場景形成規模化儲熱能力;攻關潛熱(相變)儲熱技術,研發高密度、高導熱多元復合相變組合和納米復合等材料,豐富余廢熱資源在工商業領域的有效應用。
3. 關于氫儲能,攻關催化劑、膜材料等制氫關鍵技術,研發低成本高壓儲氫、低溫液態儲氫、固態儲氫、長距離管道輸氫等儲運關鍵材料及裝備,提高安全性和經濟性。
新型儲能十大趨勢“蓄”勢待發
新年伊始,儲能產業便迎來多項利好。1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的《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優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提升新型儲能調用水平。在新能源消納困難時段優先調度新型儲能,實現日內應調盡調,減少棄風棄光。
根據《“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業內人士普遍預測,2025年,儲能行業需求將持續快速增長。
據中國電子報,目前,業界對2025年新型儲能市場表現持樂觀預期。新型儲能十大趨勢“蓄”勢待發,主要包括:大容量儲能電芯研發量產加速、鋰電企業加碼長時儲能、人工智能賦能儲能安全、鈉離子電池儲能“嶄露頭角”、儲能用(半)固態電池邁向“應用場”、儲能領域納入更多碳化硅、新型儲能應用場景不斷拓寬、光儲融合迎來快速發展、構網型儲能將加速走向產業落地、儲能出海“多點開花”。
集邦咨詢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新增裝機有望達到221GWh,同比增長36%。預計2025年重點區域市場格局不變,中國、歐洲、美洲仍為主要市場,儲能新增裝機占全球的85%,繼續引領全球儲能需求增長。
績優超跌儲能概念股揭曉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目前A股市場涉及儲能產業的概念股數量龐大,接近400只。截至1月9日收盤,概念股今年以來平均下跌2.77%。朗威股份、東軟載波、北京科銳、愛施德、天虹股份、立新能源等跌幅靠前。
逾70股逆市上漲,其中海得控制、粵宏遠A、雄韜股份、華塑科技、中恒電氣等漲幅超20%。
海得控制累計漲幅77.23%,排在第一。該公司2022年設立 “浙江海得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作為儲能業務的實施主體,目前產品包含集中式風冷、液冷儲能系統以及分布式風冷、液冷工商儲系統等。
針對近期股價異常波動,公司1月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當前的市盈率、市凈率與同行業情況有較大差異,換手率較高,可能存在市場情緒過熱、非理性炒作風險。
以1月9日收盤價與2024年以來高點相比,141只儲能概念股回撤幅度超過30%。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這141股當中,2025年、2026年凈利潤預測增速均超10%的有18只。截至1月9日收盤,12股滾動市盈率低于30倍,其中華陽股份、陽光電源、青鳥消防、溯聯股份、協鑫能科、當升科技等市盈率較低。
華陽股份滾動市盈率為9.01倍,排在最低位置。公司通過不斷優化產品性能,目前已實現3.5Ah圓柱電芯、185Ah方形電芯量產,產品主要應用在電動自行車、應急電源、模塊化儲能、工商業儲能等儲能集成項目。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校對:劉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