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一度被車企告上法庭,所為何因?
近日,天眼查顯示,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米汽車”)及其上海分公司作為原告,對北方某券商及張某提起侵害經營秘密糾紛訴訟。
券商中國記者也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查詢到了這一開庭公告。法院官網顯示,該案將在2024年11月19日下午開庭審理。
10月27日上午,券商中國記者獲悉,涉事券商已經和小米汽車充分溝通,對方已撤訴。
券商被告上法庭
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披露的開庭公告信息,一北方地區的券商作為被告之一,被小米汽車及上海分公司提起訴訟,案由為侵害經營秘密糾紛,法院將在2024年11月19日下午兩點開庭審理。法院承辦部門為知識產權審判庭。
除此之外,開庭公告并未有更多信息。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下旬,因小米汽車遭遇泄密及不實謠言,小米集團曾發布一則正式回應。
彼時,小米集團在聲明中稱,查實,2023年11月和12月,小米汽車部三名前員工于在職期間,以收取“咨詢費用”為目的,未經許可擅自參與外部券商、投資機構組織的所謂“小米汽車研討會”,臆造傳播大量錯誤、不實信息,嚴重誤導市場、擾亂小米汽車正常業務開展。
小米集團還披露,以上三名員工,即于某某(前電控系統與軟件團隊員工)、施某(前沖鑄工藝團隊員工)、張某(前量產質量團隊員工),嚴重違背《小米集團員工行為準則》及公司規定的保密義務,小米集團已對其做辭退處理、永不錄用,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與此同時,小米集團表示,將對組織相關活動的券商、投資機構,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監管部門要求加強對邀請外部專家的合規管理
券商卷入車企商業秘密泄露漩渦的,并不止這一例。今年2月23日,理想汽車發布了《關于員工違規接受付費訪談的通報》。
該通報中提到,2022年11月至2024年1月期間,理想汽車兩名員工王某某、方某某,在已簽署《保密協議》、明知負有保密義務的情況下,未經許可多次違規接受外部券商機構付費訪談,致使公司商業秘密泄露,造成嚴重后果。
最終,兩名涉事員工被解除勞動合同、追回不當獲利,并收回了已歸屬和未歸屬的股票期權。此外,理想汽車也表示,將對相關券商、投資機構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上述事件都暴露出券商邀請外部專家提供咨詢服務的風險點。游戲公司三七互娛也曾發表聲明稱,存在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專家名義,對外開展“三七互娛”相關產品、運營、投放策略及數據等咨詢服務,并收取咨詢費用。
今年年初,中證協曾向券商下發《2022年證券研究報告業務經營情況統計報告》。其中就提到,券商邀請外部專家較頻繁,存在風險隱患。2022年各公司邀請外部專家為客戶提供證券投資咨詢服務以外的咨詢服務的次數高達70809次,是2021年(23540次)的3倍。專家身份核實、發言內容合規審核、利益沖突防范等方面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對此,中證協建議,切實加強對邀請外部專家的合規管理。各公司應嚴格按照《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規定, 聚焦主責主業,不斷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將邀請外部專家維持在適度、合理水平,加強廉潔從業管理,做好風險防控。
責編:林根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