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原中國銀監會主席、中國證監會原主席尚福林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4上海蘇河灣大會上表示,金融開放是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內在要求和鮮明特征,在全球化時代,金融已經成為連接世界經濟的重要紐帶,金融合作不僅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也是實現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
據介紹,中國金融業在開放中不斷發展成長,在改革開放初期引進了海外合格戰略投資者,不僅帶來了資本,還引入了先進的制度、技術、經驗和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主動有序推動金融業開放,持續拓展金融開放的廣度和深度,目前外資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里關于金融業的限制措施已完全清零,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完全取消,在企業征信、評級、支付等領域給予外資國民待遇。
根據全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2024年8月的數據,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當中的占比是5.9%,是全球第二位的貿易融資貨幣。在全球支付當中的占比是4.69%,是全球第四位的支付貨幣。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不斷深化,金融市場結構持續優化,外資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的總量超過6400億美元,處于歷史高位。金融開放與合作還體現在金融監管方面,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科學審慎地推動國際監管規則在中國的實施。
在新時代金融開放合作的新機遇方面,尚福林表示,“五篇大文章”構成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重要內容,也為下一步金融對外開放與加強金融合作指明了方向,具體為科技金融方面抓緊補齊短板,破除現有金融業務模式與科技創新需求不匹配、風險回報方式與傳統的信貸要求不匹配等制約短板;綠色金融方面積極探索服務“雙碳目標”以及適應ESG理念的新要求;普惠金融方面講好中國故事;養老金融方面有廣泛的合作空間;數字金融方面有望彎道超車。
尚福林表示,在金融開放的過程中,國際監管合作與監管規則體系至關重要,未來仍然需要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監管改革和國際金融標準的制定,同時堅持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推進金融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協議中金融領域的相關規則,增強開放政策的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校對:王錦程